声明:因本人非医学专业,文中所述仅为个人学习、观察、总结记录使用。不保证观点及内容完整性、正确性。

中医角度:
万病归于脾,脾虚百病生。

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。

1 脾

1.1 脾虚等级

从轻到重分为六级:

  1. 脾气虚
  2. 脾阳虚
  3. 脾阴虚
  4. 脾虚湿滞
  5. 脾气下陷
  6. 脾不统血

1.2 原因

  • 少运动、久坐不动
  • 思虑过多、经常发火
  • 作息不规律
  • 暴饮暴食、爱吃甜食、贪吃凉食

1.3 对策

1.3.1 不久坐,多运动

  • 运动会使身体机能变好
  • 坚持每天或隔天运动;
  • 不激烈运动,结合身体状态调整运动时间和强度,一般以少量出汗为宜【不宜大量出汗】;
  • 每次运动时长大概30~60分钟;
  • 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。如跑步

1.3.2 调整心态,减少思虑

1.3.3 规律作息,保证充足睡眠

  • 晚10点半前休息,早8点前起床;
  • 太阳下山前洗澡(宜不晚于8点,忌洗完后立即睡觉,会导致湿气加重)

1.3.4 规律进食

  • 定时定量
  • 七八分饱为宜
  • 晚8点半后不宜进食

1.4 食物

小米、山药、土豆、南瓜、栗子

2 湿气

湿气产生有大部分原因由脾气运失常导致。

2.1 分类

  • 湿热
  • 寒湿
  • 痰湿
  • 上热下寒

2.2 食物

特别注意:未正确辩证属于哪种湿气分类前,不可乱吃,可能会加重病情。

白茯苓/土茯苓、芡实(炒)、薏米(炒)、赤小豆、莲子

3 祛湿健脾顺序

先祛湿后健脾、先健脾后祛湿、还是同时健脾祛湿,需辩证

4 结论

最安全的健脾祛湿途径:运动为主,膳食为辅

**原因:**一般人(甚至大多数医生)无法正确辩证症状类型,实际上会出现多种病症同时存在(如脾虚+湿气+阴虚火旺等),同时很多药都有适用病症、不适病症、禁忌等。乱吃会扰乱身体机能,甚至损伤内脏。

最常见药物损伤内脏为:肾、肝、胃等。